媒體報道丨金環建設集團:鋼結構“巨輪”出海巡航
金環建設集團:鋼結構“巨輪”出海巡航
來源 | 河北廣播電視台冀時客戶端 劉寓瀚 陳卓報道

美國洛杉矶體育場、蘇黎世保險集團北美總部、卡塔爾多哈大廈、北京華貿中心、天津國家會展中心、雄安國貿中心、石家莊跨太平河學府路特大橋、開元環球中心……這些天南海北的亮點工程和地标建築,乍聽之下似乎毫不相關,但實際上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由金環建設集團參與建設的。


劉海生是一名90後,幾年前進入金環,逐步從父輩手中接手企業的各項經營管理工作,今年正式成為了金環建設集團鋼結構公司的掌舵人。說起企業的發展曆程,劉海生說,正是父輩長遠的發展眼光,奠定了企業現在的基礎。
劉海生 金環建設集團鋼結構公司董事長:其實我們從2003年第一次進入這個行業,當時國内比較龍頭的幾家企業已經紛紛上市,已經走向了資本市場。我們最早一開始在思考我們整個企業的發展戰略的時候,當時我們提出來一點,我們一定要走出一種差異化的競争戰略。所謂的差異化,更多地是瞄準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尖端的、比較高端的市場,(瞄準)一部分客戶群,那麼我們當時定的就是我們企業要服務這部分客戶。
劉海生說,由于集團瞄準了高端市場,避免了和大量同行企業進行價格競争,加之精益求精的制造工藝,所以在發展初期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也就是從那時起,集團管理層就做出了決策,要把海外市場當做發展的重點,讓産品出海去。
萬事開頭難,産品出海當然也不例外。想要打入北美市場,産品的标準就要符合當地的要求,這成為了阻礙金環建設集團發展的一個難點。
劉海生 金環建設集團鋼結構公司董事長:我們一線的這些工人師傅,他(當時)沒有辦法适應國外标準的操作習慣和工藝要求,整體車間生産效率大大下降,直接就導緻我們一線員工的經濟收入,也出現了大幅降低。因為我們整個企業采用的是一種定額的薪資體系。很多我們的老員工也都提出來,就是說雖然對公司很有感情,但這樣下去的話可能确實壓力比較大。
為了留住員工,金環建設集團給大家夥調高了計件獎勵,一段時間的堅持後,集團生産出的鋼結構件獲得了海外市場的認可。多年來,公司順利通過美國鋼結構協會AISC認證、加拿大焊接協會CWB以及歐盟EN 1090等多項國際認證。然而内部的生産問題解決了,外部的問題卻又來了。

劉海生說,這場反傾銷反補貼訴訟是從2019年2月開始的,那時的他剛剛留學歸來不久,掌舵企業的伊始,就遇到了這樣前所未有的挑戰,讓他倍感壓力。
劉海生 金環建設集團鋼結構公司董事長:我們金環依然決定不放棄這件事,不光是為了我們将來進一步去做出口,更多地是我們想證明,我們實打實地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我們絕對不會存在美國人所講的傾銷也好,補貼也好。再一個我們确實也想為我們整個行業,咱們說要争口氣,或者是要代表我們中國鋼結構行業,我們要挺身而出。
劉海生 金環建設集團鋼結構公司董事長:我們目前可以說是在全中國範圍之内唯一一家,我們敢說我們是已經打入了歐美主流建築市場的一家企業。因為從我們的客戶這個角度來講,我們目前跟全球範圍内排名前50名的各大國際性的承包商,基本上我們都建立了非常緊密的合作關系。我作為90後的一個企業經營者,我想下一步也是能夠更多地利用目前我們國家也非常倡導的數字化理念,包括應用一些目前最新的人工智能AI方面的技術,能夠把我們企業的整體生産力,能夠提升到新的水平。




